长岛长,水蓝蓝,这里是黄海渤海分界线,这里可以随意的走在鹅卵石的海滩边,吹着海风,观海天一色;
那绝对是一场视觉盛宴,让我的心与这海一起延伸,胸怀与蓝天一起翱翔。
偶然还有几只不肯栖息的海鸥,在海面点水,在空中装饰晚霞。
首先第一个去的是南岛的烽山。这里是长岛鸟类的标本。
在烽山可以俯看全岛,还有那一排排风力发电机,这里有麋鹿,有山鸡野鸭,还有羽色靓丽的鸟类。
虽然风力发电环保,但是每年却少了很多来栖息的候鸟。
这里就是渤海、黄海的分界线了,高大的标致建筑,指向远方的分界线,只是那天天气不佳,大海上雾茫茫,无法清晰的看到。
这里有传说中的369阶台阶,边爬边赏阅,不同角度的林海,不同高度的大海,真是应了那句话,横看成岭侧成峰,高地远近各不同。
这里林立着千奇百怪的巨石,海浪拍打着石头,澎湃的声音,那是大海的呐喊。
沿着九丈崖的狭道,在中间设了一个平台,曰为“伊人冠”。此处只许容纳两三人,就像王后的皇冠,静静的依靠着九丈崖。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,多么诗意的名字,粗犷意下,竟有一处浪漫的伊人冠。
九丈之崖,笔直耸立,一层叠一层,它的险峻,干净利落,不留斜坡,不打折扣,实实在在的90°垂直,让人看了寒颤。
凭轩依栏,人道是望尽天涯路,我却说是俯瞰天地一线。
很快,我来到了北岛的月牙湾。门口就是后羿
这里就是海豹,很可爱,可惜海豹表演刚结束,下次有机会再看。
要说长岛哪里最美,北岛的月牙湾独占鳌头。就像它的名字一样美,月牙一样的海湾,一路延伸。
沙滩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鹅卵石,被海水冲击洗刷了千万次,圆润光滑。
这里是我向往了很久的地方,长岛,只来这里就够了。
喜欢这样的海,这样的鹅卵石,还是这静静的我。
驻足寻找新奇的石头,有着不一样的灵气,浸在海水里映着柔和的晚霞。
在海滩上走着走着,蓦然回首,看着自己的脚印。
当朝阳的微光照在这里,越发的安静,只剩下海的声音。
而这里,现在只属于我一个人,与其说落寞,不如说独自享受着这片沧海桑田,让我再多感受下这石头的温度,这远帆的轨迹,还有此刻的心情。
沿着弯弯的海滩,从这头到那头,累了,就随性的躺在石头上,看看天,看看海,任凭柔和的霞光肆意的洒下。
带着依依不舍,我又奔往了望夫礁。
望夫礁,一听它的名字,就知道它有一段传奇的故事。
这里的海岸是大礁石,没有月牙湾那样的柔和,却有种澎湃的感觉。
传说一位美丽的女子,在礁石边日夜盼望着大海远处,等待远航的夫婿归来,无论风雨天晴,都不曾离去,久而久之便化作了一座礁石,永生永世生生世世伫立在海边。
我们不得不钦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,远远望去,礁石上就像站立了一位衣袂飘飘的女子,深情的望着大洋深处,无论刮风下雨,日出日落,她都静静的等待,等待远处的归人。故事凄凉,却又那么的美好。每当太阳升起,照在礁石上,她却是第一个看到希望的。
也许这里开发还不够, 却保留了原始的味道。
无人问津,却给了我意外的惊喜。
我只记得,这里有一座七彩栈桥,一直延伸到海里面。这里已被闲置,不许游客进入。
我却意外的发现了这里,一直通向大海深处,就像是一座被遗弃了的仙境,依旧如此的美,深黄的锈迹,七彩的栈桥,蓝蓝的海天,这里最接近大海,也最能感受浪潮。
转身遇上,便是那一抹色彩,彩虹般的浪漫,仙境般的诗意;千回百转,就是那一道幸福,回眸中的含蓄,意境中的脉脉。
一次放松的旅行,只为放慢脚步,聆听着大海的故事;一次诗意的旅行,只为发现惊喜,想象着长岛的传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