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南的冬景,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,说得摩登些,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。
是否有一处真实完美的空间?可以容纳所有江南冬日的小美好,可以放慢脚步,放空心灵,在清冷和静谧之间,撷取一份缱绻时光的温暖。
水系两纵两横的周庄,四周湖泊环抱,空气润泽,地质丰腴,河两岸的树叶还没有落尽,远不像此刻北国风光那边肃杀。
若是风和暖阳,反倒在清冷中,蕴藏着含蓄的生机,水乡周庄的冬日,总有一种干净纯粹,而又饱含希望的感觉。
诗人说,只要天寒地冻,雪雨纷飞,爱情就会如期而至。风和日暖的周末,到周庄窝个冬,与温婉的江南水乡,邂逅一场冬季恋歌。
说好想睡个懒觉,清早总是被阳光叫醒,鸟儿在窗外吱叫,忍不住起身到古镇上走一走。
三两只猫儿或闲逛,或懒洋洋地躺着,如同小巷里的精灵,冷不丁就给你一个惊喜,老人们坐在门前曝背聊天,小河边升腾起了炭火炉烟,充满烟火气的一天又开始了。
手摇船摇出西湾街,晒干的鱼虾摆上了南湖鱼市,白日里熙熙攘攘的双桥,此时也难得清静,只有手里拎着糕点早餐的本地人走过,哈着热气搓着略带寒意的双手。
喧嚣的南北市街也才刚刚从冬夜中苏醒,从双桥走到富安桥,从张厅走到沈厅,穿梭于寂静的时光机器中。
柔软的冬日阳光总是有一种魔力,使得冬天的周庄,如同诗人笔下的江南冬景那般可爱得紧。
古戏台前撑起了油纸扇,吴侬软语的水磨腔,又咿咿呀呀的哼唱起来,好似从几百年的历史岁月中晕染开来。
舞台上唱念坐打,身形流转,端一杯茶在阳光下,静静的坐着。
午后的阳光里,在各个小巷里漫行,不经意间仍能发现隐藏其间的深秋景象,这般色彩斑斓的颜色,算是一种对“迷路原为看花开“之人的赏赐。
全福讲寺里几棵古银杏,依然坚守深秋最后的金黄,似乎是在等待和守候着什么;古桥凉亭边的红枫,也依旧红的炽热,倚靠在穿竹石栏上,听枫叶飘落的声音,似白驹过隙的声响。
夜色渐浓,灯火阑珊,从太平桥到福洪桥,从贞丰弄到西湾街,小巷里点缀着许多光影流转的小夜景。
优美的诗句在粉墙黛瓦上铺展着,动情的故事在绿水碧波中演绎着,墙上的鱼儿在光影中犹如潜到了海底畅游而去,手摇船歇了一天的工,在西湾街里渐渐睡去……
夜深走累了,猫空的灯还亮着,撸会猫,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明信片。
秋收冬藏,讲究不时不食的江南,自然是要冬日进补的,到周庄如果不尝一口万三蹄,想必就算是没有真正来过吧。
清晨起来吃一碗面,已然是苏式江南生活的一种特征,到水乡一游,总要去奥灶馆品尝一碗地道的奥灶面。
如果喜欢馄饨、袜底酥、彩虹馅饼这样的江南小吃,也可以到富安桥畔的贞味江南,尝一尝最本真的滋味。
富安桥是桥与楼联袂结构完美的独特建筑,也是江南水乡仅存的立体型桥楼合壁建筑,桥旁的沈厅酒家里二楼大厅窗外就是河道,倚栏静听风吹雨,偶有船娘歌声来。
阵阵清香飘出,浓油赤酱的万三蹄,在冬日里似乎也小清新起来,肥厚而不甜腻,满满的胶原蛋白,几乎可以把嘴唇黏起来。
一份银鱼炒蛋,一份金花菜、一条白蚬湖里的白丝鱼,温上一壶手工古法酿制的万三黄酒;
绿蚁新醅酒,红泥小火炉,推杯换盏的小酌几杯,体内就如同内力充盈,头上热气腾腾,湿冷的冬天也变得愈加温暖起来。
夜深人静,到了枕水筑梦的时间,周庄保留着60%以上的古旧民宿,许多本地人依然生活其间,位于富安桥北的迮厅便是其中之一,如今化身为名叫“幻想家”的民宿,使得外乡游人也能住在老房子里,做一个关于江南的梦。
迮厅是明朝崇祯年间吴江的望族迮文焕所建的宅邸,厅堂坐东朝西,前后共有五进,沿街是门厅,后面依次有轿厅、主厅,四五进是内堂楼,其后是后花园。
迮厅的第三进主厅又叫大书房,据《迮氏家谱》记载,清朝光绪年间,陆润庠在此受蒙从师,成年后,陆润庠考中状元,于是便将当年念书的大厅称作大书房。
幻想家保留了老房子原有的结构和外貌,内部却融入了多种文化元素,每一间的主题不同,装修风格各异。